光电开关的特点
MGK系列光电开关是现代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HGK系列红外光电开关的升级换代产品 。与以往的光电开关相比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具有自诊断稳定工作区指示功能 ,可及时告知工作状态是否可靠;
对射式、反射式、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都有防止相互干扰功能 ,安装方便;
对ES外同步(外诊断)控制端的进行设置可在运行前预检光电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并可随时接受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的中断或检测指令 ,外诊断与自诊断的适当组合可使光电开关智能化;
响应速度快 ,高速光电开关的响应速度可达到0.1ms ,每分钟可进行30万次检测操作 ,能检出高速移动的微小物体;
采用集成电路和的SMT表面安装工艺 ,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体积小(小仅20×31×12mm)、重量轻 ,安装调试简单 ,并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

名词
检出距离:对射式和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的检出距离是指光轴上无有效遮挡物 ,可稳定检出的大距离 。反射式光电开关的检出距离则是可稳定检出标准检测物的大距离 。
回差距离:回差距离指动作距离与复位距离之差 。它用检出距离的比率来表示 ,一般在检出距离的20%以下 。
响应时间:把从受光器初始有效受光到输出动作所需的时间称作响应时间 。
复位应用时间:把从受光器初始有效遮光到输出复位所需的时间称为复位应用时间 。
暗动:暗动(DARK ON):即遮光动作 。它表示在进入受光器的光速减少到一定程序时或被全遮时 ,输出晶体管将导通输出 。
亮动:亮动(LIGHT ON) ,也称受光动作 。它是指进入受光器的光束增加到一定量时 ,输出晶体管导通且有输出 。
外同步输入功能:在一般情况下 ,凡具有外部诊断输入功能的光电开关 ,一般均具有外同步功能 。
也就是说 ,可以据此在工作前预检传感器检测是否正常 。在工作中 ,利用此性质也可随时接受控制系统发出的运行或中断指令 。如果将前一个输出与后一个外同步输入进行串接 ,则可实现与门等功能 。

保护电路
开关电源在设计中必须具有过流、过热、短路等保护功能 ,故在设计时应保护功能齐备的开关电源模块 ,并且其保护电路的技术参数应与用电设备的工作特性相匹配 ,以避免损坏用电设备或开关电源 。
发展动向
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和模块化 。由于开关电源轻、小、薄的关键技术是高频化 ,因此国外各大开关电源制造商都致力于同步开发新型高智能化的元器件 ,特别是改善二次整流器件的损耗 ,并在功率铁氧体(Mn?Zn)材料上加大科技创新 ,以提高在高频率和较大磁通密度(Bs)下获得高的磁性能 ,而电容器的小型化也是一项关键技术 。SMT技术的应用使得开关电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电路板两面布置元器件 ,以确保开关电源的轻、小、薄 。
开关电源的高频化就必然对传统的PWM开关技术进行创新 ,实现ZVS、ZCS的软开关技术已成为开关电源的主流技术 ,并大幅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工作效率 。对于高可靠性指标 ,美国的开关电源生产商通过降低运行电流 ,降低结温等措施以减少器件的应力 ,使得产品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
模块化是开关电源发展的总体趋势 ,可以采用模块化电源组成分布式电源系统 ,可以设计成N+1冗余电源系统 ,并实现并联方式的容量扩展 。针对开关电源运行噪声大这一缺点 ,若单独追求高频化其噪声也必将随着 ,而采用部分谐振转换电路技术 ,在理论上即可实现高频化又可降低噪声 ,但部分谐振转换技术的实际应用仍存在着技术问题 ,故仍需在这一领域开展大量的工作 ,以使得该项技术得以实用化 。

凸轮开关 是利用凸轮机构控制回路开路或闭路接触的控制用操作开关 。扭转操作手柄可实现凸轮转动触点的开闭 。
产品信息
性能描述
K1/K2 描述, 12 和20 A 等级:22 mm 通用模块 ,用于工业以及建筑控制
开关
> 2到5个位置的步进开关
> 1到4个位置转换开关
> 电表和伏特表选择开关
> 键位开关可锁定
> 多孔安装或22 mm 孔径安装, 塑料和金属材质可选择
> 45 x 45 mm 面板
K10 系列 ,10 A 等级:16mm 于过程控制
> 紧凑的尺寸
> 方便安装在16 或22 mm 的开孔上
> 功能选择
K30 到K150 系列 ,32 到150 A 等级:用于简单机床的直接控制
> 转换和起动功能
//hddkls.com